第230章 年
江培安对于胡婧的认错态度很满意。
于是从公司离开的时候就带着她去吃了顿大餐。
胡婧却是揉搓着小手,想要吃火锅。
跟胡婧相处有两年多的时间,对于这妮子的口味江培安也算是摸清楚了。
胡婧口中的火锅,并不是京城传统的铜锅涮肉,而是更接近川蜀风味的火锅。
这一点倒是跟江培安的口味不谋而合,相比蘸着芝麻酱的京城的铜锅涮肉。
他显然更加钟爱红油火锅。
夜里九点半,大街上稍显冷清。
已经是腊月二十九了,京城的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上都已经回家过年。
“你这次过来,叔叔阿姨怎么办?”
江培安把车停在公司,两人手牵着手走在大街上。
“没事儿啊,他们也习惯我这样了,我就说京城这边有戏要拍,过来赶场。”
胡婧笑着说道。
胡婧出生一个双职工家庭中,父母工作都很忙,从小便没什么时间管她,
连她一岁时的抓周都没有举办。
当年中央民族大学附中舞蹈系来滇省招生,胡婧便瞒着父母去报名了,并顺利被录取。
那时的胡婧才11岁,丝毫没有对北漂生活感到害怕,而是兴奋不已,父母终于不用再管她了。
而且由于滇省到京城的火车票很贵,
父母都没有送她去京城,她和母亲在站台上挥手告别,
便踏上了三天两夜的路程。
正是小时候这种独立自主的生活,所以养成了她极为要强的性子。
父母对她也极为放心,她在民族大学附中学习六年的时间,
每年寒暑假都会回滇省,但父母从来没有来京城探望过她。
小时候的事情,两人闲聊间胡婧自然有提到过。
所以在听到胡婧轻描淡写的说着这些话的时候,江培安没由的心疼起来。
“怎么了导演?”
察觉到江培安的情绪有些低落,胡婧捏了捏他的手,笑着问道。
“没事儿,下次不准这样了,在家多陪陪爸妈,咱们俩还年轻,未来的路还很长呢。”
江培安看着她认真的说道。
“好哦,那你明年过年要来我们家么?我爸妈可是非常喜欢你的。”
胡婧捂嘴笑着道。
“叔叔阿姨知道我们的关系了么?”
江培安问道。
胡婧摇了摇头,道:
“没有,他们只知道是你邀请我主演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。
然后你导演的《飓风营救》和《源代码》他们也有看,你的歌我妈特别喜欢,就是那首《我记得》。”
“呵呵,明年有机会我一定去看望他们,也可以把叔叔阿姨接到京城嘛。”
江培安笑着说道。
“可以哎,我妈其实一直都想来京城玩的,想看看我生活的地方。
就是我爸不允许,他心里一直想的都是工作,其实我现在完全有能力养活他们了。”
胡婧瘪着小嘴,有些失落的说道。
胡婧的家庭其实跟华夏大多数家庭一样,父亲威严,母亲和蔼。
就算子女有了养活自己的能力,他们也会选择在有能力的时候自力更生,不想给子女添加负担。
“没事儿,我有办法。”
“什么啊?”
江培安神秘一笑,道:
“你不是说叔叔喜欢喝酒嘛,过完年我去滇省陪他喝酒,把他喝倒之后,肯定说啥他都愿意。”
听到江培安这个极为不靠谱的提议,胡婧却是眼睛一亮,点了点头道:
“我爸这个人对自己的酒量一向都非常有信心,喝酒之前你们可以先打个赌。
谁先喝醉谁就赢了,输的人就要答应赢家一件事,省的我爸酒喝多了不认账。”
想到父亲喝多的样子,胡婧一个劲儿的在旁边傻乐。
似乎已经看到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坐在一起拼酒的画面。
至于江培安的酒量,胡婧从来就没有担心过。
毕竟在杀青宴上她是见识过的。
听到胡婧同意了自己的提议,甚至还主动帮自己出谋划策,江培安笑着调侃道:
“婧婧,你可真是个大孝女啊哈哈哈。”
“嘿嘿,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在一起吃饭喝酒,我可以很骄傲的把你介绍给我爸妈,以男朋友的身份。”
“好啊。”
江培安笑着道。
“哇,又下雪了。”
天空再次飘起了雪花,胡婧雀跃的用手接住雪花。
看着胡婧欢喜的样子,江培安没由的想起后世网络上的一句话:
他朝若是同淋雪,此生也算共白头……
最后两人也没有找到川蜀火锅,还是胡婧找到了自己平时经常去的一家滇省酸汤猪脚火锅。
这种酸辣风味的火锅江培安还是第一次吃到,体验非常新奇。
就是折耳根这种配料江培安还是吃不习惯。
果然,云贵川三省不分家,折耳根是三家的宝,走到哪都能遇到。
……
第二天,大年三十。
江培安早早的就往华龙数字赶去。
该说不说,美国人虽然自由散漫,但是只要你掏了钱,他们服务做的还是不错的。
“哦,江,你今天居然过来了,今天不是你们华夏的圣诞节么?我真的没有想到你会亲自过来。”
正在忙活的视效小组的组长鲍勃走了过来打招呼道。
“你们都在勤勤恳恳的工作,我怎么可能安心的坐在家里过节,我又不是黑心的资本家。”
江培安笑着说道。
在美国人眼里,华夏的春节就相当于他们那里的圣诞节。
“哦,虽然我很想赞叹你的敬业,但这在美国是特别没有人情味的体现。
过节还要工作,真的难以想象你们究竟有多热爱工作。”
鲍勃耸了耸肩膀说道。
“哈哈哈,我也不想过来,但是你们这边不是有很多需要我来做决断的事情么?咱们开始吧。”
江培安笑着道。
“当然,如果你再不过来,我都要亲自上门拜访你了,这些问题真的困扰我们许久,你先看看这里……”
鲍勃拉着江培安坐到工作电脑旁开始介绍起来。
感情这家伙刚才说的话都是在寒暄啊,还挺懂人情事故。
一上午的时间,江培安都在华龙数字没有回去,就连午饭都是随意对付的。
鲍勃这边的问题不少,不过大都是决策性的东西,而且大部分涉及的全是年后需要拍摄配合的问题。
这些全是江培安这段时间在外面浪的时候积攒下来的。
约莫下午四点钟左右,所有的决策都落地后江培安才头昏脑涨的从华龙数字脱身。
“祝大家新年快乐,晚上雷总那边已经安排了休闲娱乐活动,大家玩的开心。”
临走时,江培安笑着对工业光魔的工作人员们说道。
“新、年、快乐~”
工业光魔的员工操着一口刚学会的中文蹩脚的说道……
走出华龙数字的大厦,江培安的手机刚开机就收到大量的祝福短信。
上午他在华龙数字的时候,电话就一个接一个打了进来没有停歇,他索性直接关机。
现在又开始一条条的回复短信和回电话。
一路上喜气洋洋,每家每户都在张灯结彩,好不热闹。
京城市区从93年就开始禁放,但是离开市区之后,就仿佛换了个景象。
烟花炮竹就没有停过,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硫磺的味道。
而这个味道,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被称之为。
年味……
到家的时候,胡婧已经做了一大桌子菜和包好了饺子。
“辛苦了婧婧。”
看着在厨房忙碌的胡婧,江培安感动的说道。
江培安老家的风俗里其实是没有年夜饭这一说的。
除夕当天中午做的饭是最为丰盛的。
男人们吃完午饭喝醉的则是躺在房间里休息,没喝醉的则是三五聚在一起打牌打麻将。
女人们则是聚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。
小孩子们则是从大人手里拿到压岁钱后,开始买鞭炮玩耍……
“导演你快去洗手,等这个汤好了咱们就可以开饭了。”
从早上江培安离开的时候,胡婧就开始忙碌着一大桌子菜。
此时的她系着围裙从厨房里走出来笑着说道。
“好。”
江培安洗漱干净后,便来到厨房帮胡婧端菜。
“婧婧咱们喝一杯吧?”
坐在饭桌前,江培安提议道。
“好啊,我去拿酒。”
胡婧笑呵呵的说着。
“这瓶红酒还是老布朗送我的,味道应该还不错的。”
江培安倒着酒说道。
“呵呵,老布朗先生么,好久没有见到他了。”
提起老布朗,胡婧立刻想起了她和江培安一起拍摄《鬼影实录》的日子。
“导演你还记得么?那时候咱们一起拍摄《鬼影实录》我发烧了,你冒着风雨把我送到医院的事情?”
胡婧回忆道。
“当然记得了,那还是可把我累坏了,第二天护士告诉我说那天夜里刮了特别大的风。
有些广告牌都被大风掀翻了,也不知道我当时哪来的勇气,敢冒着大风雨夜前进。”
江培安颇为感慨的说道。
“所以,这第一杯酒我要敬你,导演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。”
胡婧端起酒杯笑着道。
“突然这么正式有点不适应,那我也敬你。
谢谢你婧婧,一直以来都在我身边照顾我,陪伴我,鼓励我。”
江培安同样举起酒杯道。
“干杯!”
“新年快乐!”
几杯酒下肚,胡婧的小脸通红,看着江培安傻乐。
“傻姑娘,乐啥呢?”
江培安看着她笑着道。
胡婧似乎有些醉意,手掌托着酡红的脸蛋,甜蜜道:
“以前读书的时候总是会把班里的男同学处成哥们,大家觉得我大大咧咧的样子性格很好。
其实我也有性格差的一面,比如好胜心强,也有虚荣心。
有时候会想,以后我会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呢?
如果不走演员这条路,我会做什么呢,在家里相夫教子么?
我肯定做不到,那样太无趣了,在办公室坐班么?好像也坐不住哎。
要是能嫁给一个富豪就好了,演戏呢就当做爱好,让丈夫给我投资拍电影,我要做女主角。
嘿嘿,虽然有点肤浅,但也不代表我不能吃苦。
导演你知道么?从那个雨夜你送我去医院的时候,我就喜欢你了……”
胡婧似乎陷入了回忆,眼神有些迷离。
江培安没有打断她的话,而是继续倾听。
胡婧喃喃道:
“当时啊,我就在想《鬼影实录》这种电影能赚到钱么?
如果赚不到钱或者没有成名,你还会继续坚持下去么?
你肯定会坚持拍电影,那时候我能看出来,你非常喜欢电影。
所以我就暗自打算,如果你继续拍电影,那我就出去接戏供你继续拍摄……
嘿嘿,现在说这种话可能有点……有点马后炮的嫌疑,但我是真的这么想的。
导演你相信么?”
信,怎么可能不信!
江培安重重的点头。
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胡婧说这种话。
以往胡婧给江培安的感觉都是阳光、大大咧咧的性格。
似乎没有什么能打倒这个外向的女孩,这也是江培安特别喜欢她的一点。
胡婧今天说的话,如果换其他人来说,江培安真的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在讨好自己。
但胡婧不会,毕竟当初在戛纳参展的时候,胡婧就把《鬼影实录》所有的片酬,甚至还贴补自己的私房钱给他定制西装。
要知道那个时候《鬼影实录》可还没有评选得奖。
“婧婧,我相信你说的话。”
江培安拉着胡婧的手郑重道。
“可是现在看起来,我好像也没有帮上你什么忙……”
胡婧有些失落道。
江培安摇了摇头,认真道:
“你在我身边就是帮了我最大的忙。”
“嘿嘿,是么,那我就满足了。”
胡婧傻笑道。
“傻姑娘。”
……
20002年的春晚相较于去年就差点意思了。
就连本山大叔的小品质量都有所下滑。
今年他依旧是和范威高秀闽搭档表演。
小品是“卖系列”的第二部《卖车》。
现在有这样一句俗话:
春节晚会是个筐,什么都往筐里装。
这句话主要是针对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大联唱节目。
一首歌七八个人唱,一人合不上半句,把歌曲弄得支离破碎……
江培安陪着胡婧把春晚看完,当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刻,江培安口中喃喃道:
“2002年,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