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咤在九湾河洗澡,弄得是地动山摇,一众书迷们啧啧称奇,继续往下面看去。
东海龙王敖光坐在水晶宫中,只听得宫阙震响,便派遣巡海夜叉李艮,前去查看是何物作怪?
夜叉李艮来到九湾河一望,见水俱是红的,光华灿烂,又见一小儿将红罗帕蘸水洗澡,便问那小儿是甚么作怪东西?敢把河水映红,让宫殿摇动。
哪咤一看,只见说话之人乃一夜叉,面如蓝靛,发似朱砂,巨口獠牙,手持大斧。
而后,两人起了冲突,夜叉李艮要拿哪咤,哪咤将干坤圈一扔,干坤圈落在夜叉李艮的头上,直接便将夜叉李艮打得脑浆迸流而亡。
龙王敖光见夜叉李艮被打死,即惊且怒,正欲点兵亲自前往查看,龙王三太子敖丙出来说道:“父王请安,孩儿出去将那小娃拿来便是。”
三太子敖丙调遣龙兵,上了逼水兽,提着画杆戟,径出水晶宫,向哪咤的方向而去。
敖丙先问哪咤是何人?哪咤回答说,乃陈塘关李靖第三子哪咤是也。
而后,敖丙又问哪咤为何无故打死夜叉李艮?
哪咤回答说,他在这裏洗澡,是那夜叉先要来拿他,他才出手打死了夜叉。
敖丙大怒,出手向哪咤攻击,哪咤还击,两人斗在一起。
哪咤有干坤圈和混天绫两样宝物,敖丙不是对手,两人斗了一番之后,敖丙的元身被哪咤打出,是一条龙,在地上挺直。
哪咤见后说道:“打出这小龙的本体来了,也罢,把他的筋抽去,做一条龙筋绦给俺父亲束甲。”
于是,哪咤将敖丙的龙筋抽了,带回家中。
一众书迷们看到这裏,无不啧啧感叹,先是感叹哪咤果然不凡,年仅七岁,便有了如此能力。
而后,又感叹哪咤这小屁孩儿,也太过于顽皮了,那三太子先行动手要拿他,确有不对,但哪咤直接将人家打死,还抽了人家的龙筋,这显然就太过了。
况且,这次冲突的起因,说起来还在哪咤一边,他洗个澡把人家的龙宫弄得宫阙震响,虽是无心,但确实是影响了人家龙宫不是。
一众书迷们啧啧感叹,只能说哪咤本事即强,又生性顽皮,才惹出了这样一场祸端。
的确是祸端,书迷们虽然还没有往下看,但他们知道,哪咤这一次一定是闯祸了。
自己的儿子被人打死,还抽去了龙筋,那东海龙王敖光,又岂会善罢甘休?
果然,敖光听说敖丙被陈塘关李靖之子哪咤打死,还被抽去了龙筋之后大怒,愤怒的想道:“李靖,你在西昆仑学道,吾与你也有一拜之交,你敢纵子为非,将我儿子打死,这也是百世之冤,怎敢又将我儿的筋都抽了?”
于是,敖光化作一名秀士来到钱塘关,面见李靖。
李靖听闻敖光来访,十分高兴,连忙整衣出迎。
敖光先是与李靖应酬一番,然后愤怒的质问李靖,问他的儿子哪咤为何无故先将夜叉李艮打死,后又将三太子敖丙打死,还将敖丙的龙筋抽了去?
李靖听后大惊,说他三子哪咤年方七岁,又大门不出,如何会做出这样的事?
然后,李靖让敖光稍等,自己去寻哪咤,准备问个清楚。
待李凡找到哪咤,问询相关事情,哪咤并未隐瞒,照实说了,李靖才知道敖光所言的确是事实。
李靖既惊且怒,不想哪咤竟惹下如此之祸,当即便带着哪咤前去见敖光。
哪咤见到敖光,将敖丙的龙筋还给敖光,并且施礼说道:“伯父,小侄不知,一时失错,望伯父恕罪,元筋交还给伯父,分毫未动。”
敖光见物伤情,对李靖说,说他儿子敖丙乃是正神,夜叉李艮也是御笔点差,岂能无故被打死?
他要奏上玉帝,请玉帝定夺。
敖光走后,李靖伤心不已,说竟生下如此逆子,惹此灭门之祸,那三太子敖丙乃施雨正神,现在被哪咤妄行杀害,明日敖光奏上玉帝,玉帝定不会轻饶,多则三日,少则两朝,他们一家俱为刀下之鬼。
哪咤听后,跪下双膝,说一人做事一当,这祸是他惹下,他就绝对不会连累父母家人,他这便上乾元山,向师父太乙真人说明此事,太乙真人定有主意。
之后,哪咤来到乾元山,对太乙真人详细说了事情的经过,请太乙真人赦他无知之罪,望祈垂救。
太乙真人暗自寻思,“哪咤无知,误伤敖丙,乃是天数,敖光因此事干渎天庭,真是不谙事体。”
而后,太乙真人在哪咤前胸画了一道符录,吩咐哪咤前往宝德门,然后怎么做云云。
再之后,哪咤来到宝德门,见敖光正在南天门前等候玉帝召见,哪咤见到敖光,不禁心中有气,又与敖光在南天门前发生冲突,双方打斗起来。
敖光同样不是哪咤的对手,在哪咤的胁迫之下,敖光跟着哪咤回了陈塘关。
哪咤告诉李靖,说他已经去南天门前请回了敖光,敖光不会再上奏玉帝了。
然而,敖光大怒,把哪咤在南天门打他一事给李靖说了,并表示他是被哪咤强迫,才回来的,现如今他要去把四海龙王约齐,再到灵霄殿伸冤。
之后,敖光化作一阵清风离去。
敖光离去之后,李靖顿足说此事愈发加重,应该如何是好?
哪咤则说,他已经请教过师父,说他是灵珠子转世,是奉了玉虚宫符命,将来是要跟随明君,顺应天道的,即便是将四海龙王都给打了,也不会有什么事。
如果有什么大事,他师父太乙真人定会处理,让父母不必忧心。
看到此处,一众书迷们齐齐无语,哪咤这小子倒是有恃无恐嘛。
只是,任谁也没有想到,哪咤接下来,马上又惹了一个事端。
哪咤来到陈塘关的城楼上纳凉,见到兵器架上有一张弓,三只箭,心裏寻思着:“师父说我将来要做先行官,破成汤天下,既然如此,现在这裏有现成弓箭,何不练习练习?”
于是,哪咤将弓拿在手中,取一枝箭,搭箭当弦,望西南上一箭射去,只见红光缭绕,瑞彩盘旋。
哪咤并不知道,此弓箭乃镇陈塘关之宝,弓叫“干坤弓”,箭叫“震天箭”,自从轩辕黄帝大破蚩尤,传留至今,并无人拿的起来。
当然,现在这干坤弓已被哪咤拿起,并射出了一箭。
只是,这一箭再让哪咤惹下一场祸端。
只见那射出的一箭穿破云霄,直射到骷髅山白骨洞前。
有一石矶娘娘的门人,叫做碧云童子,携花篮采药,来至山崖之下,被这一箭正中咽喉,翻身倒地而死。
石矶娘娘见箭翎花下,有“镇陈塘关总兵李靖”字样,还以为是李靖所射,不禁大怒,说道:“李靖,你不能成道,我在你师父前着你下山,求人间富贵,你今位至公侯,不思报德,反用箭射死我的徒弟,简直就是恩将仇报。”
愤怒的石矶娘娘来到陈塘关,找李靖讨要说法,李靖方才得知哪咤又惹事端。
而后,心中又甚是惊讶,那干坤弓无人能够拿得动,现在如今却是被哪咤拿动了。
当然,惊讶归惊讶,哪咤这一次闯的祸端又不小,不得以之下,李靖只得将哪咤带至骷髅山白骨洞,请石矶娘娘发落。
却不曾想,刚到白骨洞前,哪咤再惹事端,想着先下手为强的准则,提前干坤圈便将,前来唤他进洞的彩云童子击倒。
看到此处,一众读者们再次齐齐无语,哪咤这小子确实是有些,不知道天高地厚了。
他之前用干坤弓射死碧云童子,的确是无心之失,但现在在石矶娘娘的洞府门前,还敢出手将彩云童子击倒,就是故意而为之了。
哪咤这小子的确过于顽皮,也过于不知天高地厚了。
如此一来,终究是要吃亏的。
果不其然,石矶娘娘见哪咤又伤她弟子,不禁更怒,当即出手要教训哪咤。
哪咤慌乱用干坤圈和混天绫御敌,却不曾想,干坤圈和混天绫均被石矶娘娘轻易没收。
失了干坤圈和混天绫的哪咤转身便逃,石矶娘娘一路追赶。
哪咤淘到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前,大呼救命。
太乙真人见哪咤又惹事端,也颇有些恼意,责备一番之后,让哪咤先在洞里躲着,他自己出去会会石矶娘娘。
而后,太乙真人与石矶娘娘一番交涉无果之后,两人动起手来。
其结果终究还是太乙真人道行更高,收了石矶娘娘,取回了干坤圈和混天绫还予哪咤。
而后,太乙真人又对哪咤说:“哪咤,你快回陈塘关去,四海龙君奏准玉帝,来拿你父母了。”
哪咤听后,满眼垂泪,恳求太乙真人救他父母,说祸事是他一人闯下,如今连累父母,心中难安。
看到此处,一众书迷们暗自点头,哪咤虽然玩闹,也有些不知天高地厚,但却是至孝之人,让人欣慰。
太乙真人见哪咤至孝,便附耳告诉了哪咤一法,能救其父母这一次。
哪咤赶回陈塘关,见四海龙王敖光、敖顺、敖明、敖吉四王,正欲向父母发难,当即厉声叫道:“一人行事一人当,我打死敖丙、李艮,我当偿命,岂有子连累父母之理?”
而后,又对敖光说道:“我本非常人,乃灵珠子是也。奉玉虚符命,应运下世。我今日剖腹、剜肠、剔骨肉还于父母,不累双亲。你们意下如何?如若不肯,我同你齐到灵霄殿见天王,我自有话说。”
敖光说道:“也罢,你既如此,救你父母,也有孝名。”
于是,哪咤右手提剑,先去一臂膊,后自剖其腹,剜肠剔骨,散了七魄三魂,一命归泉。
敖光见哪咤自己抵命,也就不再为难李靖夫妇,与其余三位龙王一同离去。
看到这裏,一众读者们耸然动容,又扼腕叹息。
哪咤自愿一死,剔骨肉还于父母,也不愿意自己惹下的祸端连累父母,当真是人间至孝。
哪咤散了七魄三魂,然他的元是宝贝化现,所有仍然还有残魂。
哪咤的残魂飘飘荡荡,随风而至,来到乾元山找到太乙真人。
太乙真人对哪咤说道:“这裏并非你的定身之所,你回到陈塘关,托一梦与你母亲,离关四十里,有一翠屏山,山上有一空地,让你母亲造一座哪咤行宫,你受香烟三载,又可立于人间,辅佐真主。可速去,不得迟误!”
于是,哪咤的残魂回到陈塘关,托梦于母亲,让母亲为其在翠屏山修建一座行宫。
母亲不敢将此事告诉李靖,便背着李靖偷偷命人在翠屏山,为哪咤修了一座行宫。
而后,哪咤在翠屏山显圣,四方远近居民,俱来进香。
半载之后,李靖知道了哪咤行宫一事,非常恼怒,认为其身前闯祸不断,死后还来愚弄百姓。
于是,李靖挥鞭将哪咤金身打的粉碎,又放火烧了哪咤的行宫。
哪咤没了行宫栖身,再次找了太乙真人。
这一次,太乙真人借用五莲池中的莲花二枝,荷叶三片,为哪咤重塑人身,使得哪咤重生。
重生后的哪咤面如傅粉,唇似涂朱,眼运精光,身长一丈六尺,乃莲花化身。
而后,太乙真人再赠哪咤两样宝物,火尖枪与风火二轮。
哪咤对于父亲李靖毁他金身,焚他行宫一事非常恼怒,决定到陈塘关找李靖,报那一鞭之仇。
于是,哪咤脚踏风火轮,手拿火尖枪,腰缠混天绫,颈带干坤圈,威风凛凛的来到陈塘关,向李靖喊话,质问李靖为何要毁他金身,焚他行宫?
然后,哪咤举抢攻向李靖,李靖举画戟相迎,然而哪咤力大无穷,李靖不是对手,转身便逃。
李靖逃,哪咤追,两父子你追我赶,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。
最后,李靖被哪咤追得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,正在危急之际,遇见了一位道人。
那道人从中撮合,欲让两父子和好如初,说两人不久之后便是一殿之臣,会共同辅佐明君,成其正果。
然而,哪咤却是不肯,定要找李靖报仇。
道人见状,便秘受了李靖一座玲珑金塔,以此来制服哪咤。
哪咤尝了玲珑金塔之苦后,不敢再对父亲不敬,向李靖认错之后离开,回了乾元山。
李靖跪谢道人,问询道人名讳。
原来,道人便是灵鹫山元觉洞燃灯道人。
燃灯道人对李靖说,今商纣失德,天下大乱,让李靖不必再做官,可隐于山谷之中,暂忘名利,待武周兴兵,再出来建功立业。
李靖谢过之后,回关隐迹去了。
李靖日后因辅佐武王伐纣,肉身成圣,自然便是那托塔天王李靖了。
看完了关于哪咤的故事,一众书迷们无不啧啧感叹!